时间:2024-12-30 09:44:25
现实境况的转变,一定是从思维理念的转变开始的。
说实话,就目前的环境和形势来看,要想实现阶层跨越,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,因为有资源的人总会帮助有资源的人,既得利益者总会帮助既得利益者,从而实现资源的效益最大化,而这也是阶层固化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。
下面这些社会从来不教但却每天真实上演的生存法则,你一定要知道,特别是当你身处基层,或者遇到矛盾困难找不到出路的时候。
01 关于争取
所有的好东西,都是需要积极争取的,哪怕它本来就应该给你。
上级在分配资源和好处的时候,一般会有三个方面的考虑:其一,谁工作干得好,谁价值贡献大,也就是应该给谁;其二,谁更在意这份资源和好处,以及会不会做出出格之举;其三,把资源和机会给谁现实效益最大,最能反馈、巩固自己。
如果面对资源和好处,你不争取,不让上级看到你在乎的态度,那上级就有可能认为你不是那么在乎,那在其他人积极主动争取的情况下,就很有可能把资源和机会给别人。
要知道,在很多领导眼中,哪里有什么应该的,哪怕你工作干得很好,哪怕你很是辛苦。
也就是说,只要你工作干得还可以,那面对资源和好处,你就应该积极主动争取。争取到了,那肯定是最好的结果,你给了领导施恩于你的机会;即便争取不到,那你也没有失去什么,反而上级还要想办法安慰你。
凡事积极主动,不坐等天上掉馅饼,不坐以待毙,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强势思维”。
02 关于主见
所谓主见,就是要学会自己分析、研究、判断,不人云亦云,不让别人牵着鼻子走。
有时候,事情会呈现出一种复杂错乱的状态,单凭所谓的逻辑或道义很难找到答案,而且别人的很多建议貌似也有合理的成分,这时候怎么办?其实,拥有主见很简单,就从事物的利害关系和利弊影响去分析,因为驱动人的终究还是利益。
一件事情要不要做,主要看有没有现实收益;一件事情该怎么做,主要看相关人的利益影响。当你习惯并善于从利益的角度看问题的时候,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变得简单了。
也就是说,所谓的迷茫困惑,实际上是因为看不透利害关系和利益影响。
当你把一个问题想清楚的时候,就不需要在乎别人的看法了。一来,别人并不了解你的真实情况,更不可能从你的角度做出利害分析;二来,是你最终对自己的决定负责,而不是别人,别人终究只是一个看客而已。
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而人的本质就是人性,就是趋利避害等人性特点。
03 关于魄力
在这个现实却又复杂的社会,心软和不好意思都是掣肘,理性的薄情才是生存之道。
什么样的人容易不好意思?不好意思的人现实究竟过得怎么样?当我们搞清楚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后,就不难发现:所有的不好意思,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枷锁,你以为别人会在乎,实际上别人根本就不在乎了,甚至别人还以此来“道德绑架”你。
就拿拒绝这件事情来说,拒绝本就是你的权力,你愿意帮忙,那是你讲情分,你不愿意帮忙,拒绝本就理所应当。你之所以不敢、不愿拒绝,根本原因还是太过在乎别人的看法。
魄力就是从敢于果断拒绝来的,相比于瞻前顾后,你越是行事果断,别人反而更尊重你。
魄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方面,就是敢于决策、敢于负责。特别是当你处在领导岗位的时候,一定要敢于拍板决策,但前提是你要想清楚可能出现的后果,并做好负责的准备。就像与人相处一样,大大方方谈利益,反而是最真诚、最有效的沟通方式。
做人做事要讲道义,这是对自己的要求;但是,当别人不讲道义的时候,要敢于翻脸。
04 关于人性
了解人性的人,善于利用人性的人,大多都过得很好,因为社会生存就是人性体现。
当别人不讲道义无端苛责你的时候,你的选择往往就代表了你对人性的理解。大多数时候,隐忍、退让都是没有用的,因为别人会得寸进尺、蹬鼻子上脸;这时候该怎么办?其实道者反之动、弱者反之用,这时候“进攻”就是最好的退让。
人性欺软怕硬啊,如果你总是展现出一副弱者的姿态,那别人就会有恃无恐、理所应当,甚至变本加厉,所以这时候一定要“进攻”,以彰显你不是“软柿子”,不是好欺负的对象。
人性就是这样,你不了解、不善于利用人性,那很多时候就容易被人性所反噬。
人性还有一个鲜明特点,那就是趋利避害。当别人发现可以在你身上寻求存在感的时候,别人就会一直找寻存在感;所以解决办法就是怒怼反击,增添别人找寻存在感的成本,只有这样,别人才会权衡利弊,进而放弃寻求存在感的行径。
人性就是社会,社会就是人性,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变化,人性始终是不变的。
精品推荐
最新推荐